在工业生产、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等噪声环境中,个体噪声剂量仪实时记录并评估人员所暴露的噪声累积剂量,是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关键工具。其小巧机身内,集成了多个精密部件,协同完成声学采集、数据处理与风险预警。深入解析个体噪声剂量仪部件的功能特点,才能理解这台仪器的工作原理。
1、传声器(麦克风)
作为仪器前端的感知部件,传声器直接接收环境声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。通常采用预极化驻极体电容传声器,具备高灵敏度、宽频响范围(20Hz-8kHz或更宽)和长期稳定性。其膜片对微小声压变化极为敏感,能精准捕捉从低频机械轰鸣到高频金属摩擦的各类噪声。为防止风噪干扰,传声器前端常配有防风罩或泡沫护罩。
2、前置放大器
紧接传声器的微弱电信号需经前置放大器进行阻抗匹配和初步放大。该部件需具备低噪声、高信噪比特性,确保原始声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失真、不衰减,为后续处理提供高质量输入。
3、信号处理单元
由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(ASIC)构成,是仪器的计算。它按照国际标准(如IEC61252、OSHA、NIOSH)对采集的噪声信号进行实时加权(A计权或C计权)、时间积分与剂量计算。可设定暴露限值(如85dB(A)8小时),自动计算噪声暴露率(%Dose)和等效连续声级(Leq),并判断是否超标。
4、存储模块
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(如Flash),可长时间记录分钟级或更细粒度的噪声数据,包括时间历程、峰值、暴露剂量等。支持数据导出至电脑进行深度分析,形成合规,满足职业健康监管要求。
5、显示与报警装置
配备LCD或OLED显示屏,实时显示当前声级、累积剂量、运行时间等关键参数。当噪声水平或累积剂量接近或超过预设阈值时,通过声光报警(如闪烁LED、蜂鸣器)提醒佩戴者及时采取防护措施,如撤离或佩戴耳塞。
6、电源系统
多采用可充电锂电池,支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,满足监测需求。低功耗设计延长使用时间,部分机型具备电量指示与自动关机功能。
7、外壳与佩戴结构
坚固的工程塑料外壳具备防尘、防溅水(IP等级)能力,适应恶劣工业环境。配备夹子、肩带或头戴组件,确保仪器稳固佩戴在肩部或衣领处,传声器始终朝上,符合标准测量位置。